今天參加了「沐風出版社」舉辦的導覽活動,導覽區域為中正紀念堂周邊、南海路一帶,主講者鄭勝吉老師是中國傳統建築專家,對於建築特色及城市古往今昔多所著墨,十分精彩。

我們從中正紀念堂一號出口出發,首先到南昌路一段的「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這裡原本是日據時代的樟腦工廠,因樟腦產量減少而廢棄,如今以博物館之姿重新開放。

城南
有「小白宮」之稱的舊倉庫,建材為昔日台北城拆下的石材,曾是日本人製造鴉片販賣給台灣人之所。

城南2
巴洛克風格的牯嶺街小劇場,前身為警察局,為台北唯二有「水牢」的警察局,另一為大同分局。

牯嶺街曾為販賣日本人撤台後留下的家具書籍集散地,後來成為舊書店聚集的區域,如今牯嶺街舊書店式微,只剩下兩家仍在營業。

城南3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日籍建築師井手薰設計,外牆貼有洗石子的幾何紋路設計,十分特別。此處原為日本台灣教育會館,後曾作為台灣省議會使用,省議會遷往霧峰後,美國租作在台新聞處,幾經變革,2011年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式開館。

城南4
建中紅樓,紅磚、圓拱式窗戶、迴廊,大斜式屋頂為其建築特色。

城南5
建中對面的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前身為建功神社,祭祀對建立日本殖民政權有功之人

城南6

(照片取自網路)

建功神社原貌,神社主體結構仍在,但原本拜占庭式圓頂被改建,加上如北京天壇的屋頂,鳥居和參道大門則被拆除

城南7
內部除了增設二樓夾層以放置資料,牆上也多了梅花圖樣,圓形屋頂則被彩繪上國民黨徽......

城南8
原本的建功神社內部(照片取自網路)

城南9
另一值得參觀的是隱身植物園一隅的「欽差行台」,是台灣目前唯一僅存的清代閩南式官署建築,建於清光緒年間,日本統治後曾以此作為台灣總督府長達25年

城南10
以卡楯固定的「支摘窗」,打開後有通風功能

城南11
中廊通往大堂,大堂設計得格外高聳,以增加權威感

活動在小南門前告一段落,我們去吃了稻香小吃,喝了無名黑鐵咖啡,收穫滿滿的一天!

 

arrow
arrow

    elaine67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