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莊,我大學四年在此度過,剛結婚時也在新莊高中附近住了一年多,說起來和新莊還是有著某種特殊的緣分。

不過,當時活動範圍只限於學校和住家附近,對於新莊的歷史沿革從未加以探索。

上週六參加了金車教育基金會舉辦的「走讀台北.樂活99」--「新莊老巷懷想舊時光活動」,基金會請了專業的老師導覽,讓我對新莊老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直以為台北城的發展始於艋舺、大稻埕,參加了導覽活動才知道,新莊的發展更早於前兩者,早在三百多年前,新莊就是北台灣重要的進出口港埠,來自中國、日本的商船往來兩岸之間,出口台灣產製的茶葉,是台灣北部的商業重心。當時曾有「一新莊、二艋舺、三稻埕(大稻埕)」的俗諺,可見昔日繁華程度。

而新莊老街至今仍維持百年前的樣貌,百年老店分布其間,不同信仰的廟宇多達十間,其中幾間被列為二級、三級古蹟,因此有「廟街」稱號。

這天我們由何良正老師帶領,走訪廟街,懷想三百年前的繁華歲月。


三級古蹟文昌祠

文昌祠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已有百餘年歷史,日據時期曾在此設立「國語傳習所」,更早之前為義塾所在,文風鼎盛。


文昌帝君的陪侍神為「天聾」、「地啞」使者,輔佐功名利祿登記,何老師笑稱一聾一啞代表不能洩漏考題和天機,相當幽默。每逢考季,文昌帝君是考生祈求考試順利的守護神。


二級古蹟—廣福宮

廣福宮是新莊唯一的二級古蹟,祭祀客家人的守護神—三山國王,廟宇建築由石材雕塑而成,不似一般廟宇五色彩繪,厚重的石柱、窗花,連金爐也是石材雕塑而成,格外有種古樸之美。一說是為彰顯客家人勤儉美德,二說則是閩粵械鬥後,客家人遷居桃園、中壢一帶,廣福宮乏人照料,因此特別樸實。


慈祐宮主祀媽祖,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新莊地區最古老的廟宇,為三級古蹟。慈祐宮內的裝飾、彩繪細膩精緻,我覺得不輸給保安宮,不過老公覺得保安宮的雕梁畫棟因為兩班師傅「拚場」,各展技藝,更顯精雕細琢。


三級古蹟慈祐宮

除了古蹟廟宇,新莊老街上還留有先民挑水的「挑水巷」、販賣米糧的「米市巷」,以及聚集當時學戲曲、布袋戲劇團的「戲館巷」,現在只剩下狹窄的巷弄,和一面紀念碑供人懷想當年榮景。

戲館巷一隅,牆上寫著:

太鼓響出太平聲,正宗偶戲有車拚。

豆干世界第一名,新莊出名鹹光餅。

四句絕句點出新莊饒富盛名的鐘鼓廠、百年豆干店、鹹光餅,和戲曲班。


米市巷盡頭的「潮江寺.福德祠」,也是一座有近兩百年歷史的古祠,外型融合了閩南、巴洛克和日式風格,獨樹一幟。一樓祭祀福德正神,二樓則是觀世音菩薩,兩者皆為主神,非常特別。


潮江寺.福德祠


林泉成古厝

林泉成古厝是老街上少數僅存的老屋,建於日本大正年間,牆上有當時流行的巴洛克裝飾,屋主從事命相業,後代仍克紹箕裘。

接著,我們來到祭祀關聖帝君的武聖廟。


三級古蹟武聖廟(照片取自官網)


武聖廟的建築與其他廟宇最大不同之處,是大門不畫門神,因為關聖帝君本身武藝高超,不須門神保護,但大門上卻佈置有108顆門釘,一說為門釘代表108個星宿,36天罡、72地煞,代替門神執行任務。

武聖廟有許多石雕,雕刻栩栩如生,大門右邊這幅主題為「伏虎」,另一幅則為「降龍」。

參觀廟宇並聽了老師的講解後,才明瞭寺廟裡的雕梁畫棟,不僅反映當時人民生活,也有許多忠孝節義的故事在其中,在過去教育尚未普及的時代,廟宇不但是先民信仰之所在,更具有教化的功能。

從前去廟裡,通常是為了拜拜而去,很少留意廟宇的建築、繪畫,參加了導覽活動後,才知道原來一座廟宇有這麼多深刻的意涵,就像一座寶藏般,等待有心人去欣賞、挖掘。

換一種不同的「視角」,來觀看習以為常的生活空間,也是一種另類的「旅行」。我想起村上春樹在「遠方的鼓聲」中所說的:

現在在這裡過渡的我、這一時的我,以及我的工作本身,不也是一種旅行的行為嗎?

arrow
arrow

    elaine67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