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隆「潮藝術」在正濱漁港開展了。
正濱漁港因「彩色屋」聲名大噪,今年的「潮藝術」再度選在這裡舉辦,在中秋連假吸引不少遊客。
今年的藝術品共有十五件,展場除了正濱漁港周邊之外,還有漁港對面的阿根納造船廠和稍遠中正路上的基隆要司令塞部校官宿舍。
彩色屋旁的作品--祖母的海膽。以金屬和編織物編織而成,用以紀念基隆當地的海鮮食物與傳統捕魚技術。非常醒目的一件作品。
「五金學:正濱五金」
以漁港的五金為素材,各式各樣的五金雖然看似是配角,卻是產業不可或缺的要角,也是在地生活的縮影。
「呼吸」
以港區的廢鐵和汽油桶打造的海洋生物--鎖管。希望表達對海洋資源的珍惜與關懷。
漂浮在水面上的「我依然等待著你」。
色彩鮮艷的「大地。穿著」。由彩虹、衣服,和綠髮小男孩三件作品組成。
由保麗龍盒堆砌而成的「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漁貨,鳥,港口」。
這件作品實在不太像藝術品,第一次經過時以為只是單純的保麗龍盒XD。因為旁邊插著「潮藝術」的旗幟才確定是展覽品,但左看右看實在看不出什麼.....。
其中最令人驚豔的作品--Holons。
「你我周遭一切幾乎靜止,但大自然裡幾乎一切都在移動、流動、互動,環境的生命持續呼吸,猶如器官般回應著居民。」
以數位媒材打造的動態裝置,氣泡隨著光影忽大忽小,彷彿在呼吸一般,仔細看,在泡泡中還能看見自己的倒影,十分夢幻。
本次藝術展名為「海的一天」,其中有幾件作品適合夜間觀賞,在公車站牌對面的「溯」即為其中之一。
另外,漁港對面的阿根納造船廠也是越夜越美麗。
擁有百年歷史的造船廠遺址,夜裡打上燈光更顯神秘。
其實正濱漁港四周的漁船、漁網、廢棄設備、老舊的工廠、垂釣的老人等構築成一幅獨特的海洋風情畫,即使沒有藝術展也值得欣賞。
正濱漁港是極具潛力的景點,也看得出基隆市府大力推廣的企圖心。
一年前初次造訪時就留下深刻印象,但一年後重遊此地,遊客數量是去年的好幾倍,但漁港周邊的硬體設施幾乎沒有任何改善,道路依舊狹小難行、路邊違規停車導致人車爭道;沒有紅綠燈,任由遊客在車陣間穿梭,險象環生......,使得旅遊品質大幅降低。如果市政府真的有心將正濱漁港打造成具有魅力的觀光景點,周邊硬體建設的改善應是當務之急,不只是彩繪房屋和舉辦展覽而已。